金科股份“临门一脚”:重整冲刺与破局之路

日期:2025-04-30 16:55:45 / 人气:5


一、事件背景:从危机到转机,金科股份的重整倒计时
重整进程加速
时间线梳理:
2023年7月31日:金科股份首次提出重整设想;
2024年2月21日:正式申请破产重整;
2024年4月24日:法院受理重整申请,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(*ST金科);
2025年4月29日:披露年报及重整进展,市场解读为“利空出尽”。
对比协信远创:协信重整历时三年半,而金科仅用一年即接近完成,彰显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支持力度。
市场反应
年报发布后,*ST金科开盘涨停,反映市场对重整成功的乐观预期;
投资人关注焦点从“保交楼”转向“债务清偿”与“战略重生”。
二、业务基本面:规模收缩,聚焦核心区域
营收与利润
收入结构:房地产销售及运营占比98.31%(270.88亿元),毛利率12.23%;
区域分布:西南(39.92%)、华东(34.90%)、华中(17.04%)为收入主力;
结算与销售:结算面积405万㎡,签约面积200万㎡,销售金额133.8亿元。
土储与项目
剩余可开发土储:1637.58万㎡,西南占比45%(重庆1246.72万㎡);
在建项目:228个,在建面积2287万㎡(注:原文数据疑似笔误,应为2287万㎡而非2287平方米)。
代建与交付
代建业务:签约项目56个,新增管理面积450万㎡,预计收入超5.6亿元;
保交楼成果:累计交付30.04万套(4631万㎡),2024年完成7.24万套(1205万㎡)。
财务压力
流动性指标:货币资金27.69亿元(占总资产1.56%),短期借款52.99亿元;
融资支持:通过白名单机制获6.34亿元资金,缓解项目流动性压力。
三、重整关键点:司法程序与投资人协同
重整路径
“1+1”平台模式:金科股份与重庆金科双平台重整,优先保障核心资产;
债权人投票:
《金科股份重整计划》已获通过;
《重庆金科重整计划》待普通债权组表决(预计5月10日前完成二次投票)。
投资人布局
产业投资人:上海品器联合体(民企)、中国长城资产(央企AMC)、四川发展证券基金(地方国企);
财务投资人:20余家机构签约,总投资26.28亿元。
协同效应:央企AMC化解债务风险,地方国企稳定区域市场,民企注入产业资源。
法律保障
依据《企业破产法》第87条,多数债权组通过后,可对未通过组别二次协商;
A股上市公司重整成功率100%,金科临门一脚胜算较高。
四、行业启示:房企重整的“金科样本”
政府支持是核心
地方政府主导司法程序,协调金融机构与产业资源;
白名单机制提供流动性支持,避免项目烂尾。
投资人选择决定成败
“优质资本+地方国企+央企AMC”组合兼顾资金实力与产业协同;
财务投资人满额签约,确保重整资金足额到位。
保交楼与债务清偿并重
优先完成民生工程(交付30万套),稳定社会预期;
债权人分组表决机制平衡多方利益,减少博弈阻力。
五、未来展望:重整成功后的金科能否重生?
短期目标
完成司法重整程序,剥离不良资产;
恢复股票正常交易,重建资本市场信任。
中长期挑战
债务重组压力:需平衡短期偿债与长期发展资金需求;
市场信心修复:购房者与投资者信心恢复需时间验证。
战略机遇
区域深耕:聚焦西南、华东高能级城市,优化土储结构;
代建转型:轻资产模式降低风险,提升利润率。
六、结语:金科能否成为房企重整标杆?
历史意义:金科作为千亿级房企主动重整首例,为行业提供风险化解范本;
成败关键:5月普通债权组表决结果将决定重整最终成败;
行业镜鉴:政府、金融机构、企业三方协同是化解房地产风险的核心路径。
金句点睛

“金科的重整不仅是企业的自救,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从‘规模扩张’转向‘风险出清’的缩影——唯有破釜沉舟,方能涅槃重生。”

作者:富途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富途娱乐 版权所有